只要有人起头,积压的怨气便如决堤洪水一般泄出。
可惜多是些品阶低的年轻官员,声量虽大,却难以左右朝堂决策。
真正握着权柄的高官,没有一人对少府监的胡作非为,表示义愤填膺之意。
此刻,仿佛是君王和这些愣头青不懂事一般。
吴越见状,示意吴巡一起踏出队列,高声道:“些许蛀虫不足为虑,臣弟愿为陛下分忧。”
明明是与军方无关的事,但此刻两个掌兵的宗室站出来,态度再明确不过,他们是皇帝整肃朝纲最坚定的倚仗,震慑住的是贪心不足少府监及其关联的高门大户。
两王之后,南衙几位大将军纷纷出列表态,那架势,仿佛少府监的贪腐已不是吏治问题,反倒成了敌我矛盾。
火拱到这份上,吴杲就算想息事宁人,也绝无可能了。
吴杲的目光落在吴越身上,“七郎有何妙法?”
吴越愣了半晌,才迟疑着开口,“范二……倒是一个查抄的好手。”
他哪是不想伸手,分明是南衙不便直接介入,只能把范成明推出来当烟雾弹。
范成明不管是真懂了吴越的心思,还是单纯想凑热闹,立刻蹦出队列,欢呼雀跃道:“陛下,臣可以,臣愿……”
最后一个“意”字还没出口,就被身旁的武俊江一把拽回队列中,嘴都给捂上了。
军方表了“忠心”,吴杲却清楚,他们并不适合参与此事。
知情者都清楚,少府监惯来苛待军队,冯李大军北征失利,半数原因在于杨胤一系指使少府监、军器监克扣军需、以次充好。
被冯睿晋整治过一回之后,还不知收敛,现在连南衙诸卫都激怒了。
这些常驻长安、与权贵盘根错节的武将,不到非常时候,绝不会撕破脸把少府监连带一众高官推下水。
以宗元纬为首的大理寺一系人心底却在暗自揣测,这出戏怕是南衙自导自演的。
少府监前些日子刚揭了他们军服的短处,如今买通御史发难,既能撇清自身的案子,又能出一口恶气。
反正有些事讨不到公道,不如顺心而为。
如今“利剑”出鞘,少府监只能落个墙倒众人推的下场。
真以为凭这点钱帛,就能拿捏得了拿刀剑的军队?
诸卫从前的顾虑从来不是少府监本身,少府监主官不过从三品,南衙大将军个个都是正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