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南一家颇为雅致的酒楼包间内,十几名东南籍官员和几位主张尽快息兵休养的官员正在密议。
“王家屏等人,全然不顾东南民生疾苦,只顾着自己慷慨激昂,博取直名!实在可恨!”一名官员愤愤不平地灌了一杯酒。“还有那张学颜,身为户部尚书,岂不知国帑好不容易有了结余,若是在打下去,岂不是又要让朝堂过苦日子。”
“明日廷议,我等必须据理力争,务必促成和议!这不仅是为了家乡父老,也是为了朝廷大局!”
“对!明日若他们再敢阻挠,便与他们辩个明白!”
两派人物,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在第二日的廷议上进行最后的较量。
紧绷的神经和巨大的压力,让所有人都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
第二日的文华殿,气氛比前一天更加紧张。
官员们各怀心事,脸色凝重,相互之间的眼神都带着警惕和敌意。
议事刚开始,双方就直接跳过了客套,展开了更加激烈的攻讦……
主和派依旧强调停战带来的现实利益和仁义道德,主战派则更加尖锐地指出历史教训和潜在风险。
争论的焦点逐渐从“该不该和”偏离到了“谁才是为国为民”、“谁在沽名钓誉”甚至“谁怀有私心”上。
言辞越来越尖锐,火气越来越旺。
当主和派官员嘴替周得礼再次慷慨陈词,诉说东南商民之苦,呼吁尽快接受倭国臣服时。
兵科给事中刘懋猛地出班,厉声打断了他:“你口口声声为了东南百姓!殊不知,今日之苟安,正是明日东南大祸之根源!尔等如此急切要与倭寇媾和,究竟是为了东南百姓,还是为了尔等家中那点海上生意?!抑或是……受了那倭使什么不可告人的好处……”
这诛心之论一出,满殿哗然……
周得礼听到这话,都吓坏了,气煞了。
“你……你血口喷人!本官一片公心,天地可鉴!你……你这黄口小儿,安敢如此污蔑朝廷重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懋毫不退让,冷笑道:“是否污蔑,尔等心中自知!若非怀有私心,何以对倭寇如此温情脉脉,对我将士浴血奋战之成果如此轻视?!尔等行为,与卖国何异……”
“卖国”这两个字,如同一点火星溅入了火药桶!
“刘懋!你放肆!”周得礼身边几位官员立刻出声呵斥。
“竖子安敢辱及我等清誉!”
“分明是你们这些穷兵黩武之徒,欲陷国家于长期战乱之中!”
………………
“你们办的,别人难道说不得吗?尔等就是见利忘义!”
“误国奸臣!”
………………
争吵瞬间升级为人身攻击和群体性的对骂。
文华殿内秩序大乱,双方官员情绪失控,互相指着鼻子痛斥,唾沫星子几乎喷到对方脸上。
一些年迈的官员气得捂住胸口,年轻气盛的则挽起袖子,眼看就要从文斗变成武斗……
申时行、张学颜、方逢时等阁部重臣连连呵斥“成何体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