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这两年瘦了二十斤。”村支书往灶台里添着柴,锅里的腊肉炖得咕嘟响,“他把省下来的钱,全给村里的孩子买了学习机。”
马国梁的宿舍在村委会的角落,一张木板床,一个旧书桌,书桌上的《乡村公路建设手册》翻得卷了边。床底下的纸箱里,放着双开胶的胶鞋,鞋底的纹路里还嵌着山里的碎石。
“周部长别听他们瞎吹。”马国梁往周志高碗里夹了块腊肉,油星溅在桌布上,“我就是做了该做的事。”
他突然笑了,“前阵子我妈给我介绍对象,人家一听我在山里,说‘你这哪是当官,是当苦行僧’。”
周志高望着窗外的山路,阳光把路面的水洼变成了碎镜。
他想起自己在长福镇的那些年,也是这样住着宿舍,吃着食堂,却觉得比任何时候都踏实。
“苦行僧好啊。”他往马国梁碗里回夹了块肉,“能修成正果。”
离开云岭县时,马国梁送了两双自己编的草鞋,鞋面上绣着“为民”两个字。
周志高的手指在草绳上摩挲,突然想起刘晓雅说的“要准”。
眼前的马国梁,或许没有张茂才那样的光鲜数字,却有着比数字更珍贵的东西。
车往省城开时,赵立东翻看着马国梁的档案。
“他的政绩报告写得很简单,”赵立东的声音里带着感慨,“就说‘修了十五公里路,帮三十户脱贫’,不像张茂才,整了本精装画册。”
周志高望着窗外掠过的村庄,雨后天晴的田埂上,有农民在弯腰插秧。
他想起周洛汐的作文,说“爸爸像棵树,在哪里都能扎根”。
现在他觉得,马国梁这样的同志,才是真正的树,根扎在泥土里,叶向着阳光。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刘晓雅发来的视频。
周洛汐正在给乐乐讲故事,姐弟俩的头凑在一起,台灯的光晕里,能看见墙上的奖状,周乐乐的小红花,和周洛汐的进步奖,贴得整整齐齐。
“爸爸……回……来……”乐乐的声音奶声奶气的,小手在屏幕上戳着周志高的脸。
周志高笑着说:“爸爸在找像马叔叔这样的好人,找到了就回去。”
他顿了顿,补充道,“洛汐要好好复习,乐乐要听姐姐的话。”
挂了视频,周志高翻开青溪县的档案,在张茂才的名字旁画了个问号。
旁边的云岭县档案里,马国梁的名字被红笔圈出,备注栏里写着“可塑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