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跟“什么时候要按核弹按钮”是一样的问题。对方宣战的时候要按吗?对方发兵的时候要按吗?对方的舰队行驶到一半的时候按吗?对方打到家门口的时候按吗?领土被侵占了一半的时候按吗?首都快被攻破的时候按吗?
事实上,对于大部分领导者来说,以上这些时候他们都不会按。因为核弹是最终手段,一定要到最终的最终再用。可是无论到什么时候,情况都不会坏过打核战,所以他们就永远都不用。
对于狂笑来说也是一样。他把自己下场和对方抡拳头当最后手段,那么直到任务完成前的一刻,他都不会用这种手段。因为没有任何结果可以坏过抡拳头还没抡过,被对方正面击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振奋人心的胜利是正面胜利,那么最让人感到羞辱和沮丧的就是正面失败。一旦狂笑亲自下场,他就不得不面临正面失败的风险,所以他只会把亲自下场当成永远也不会用的最终手段,就像是永远也不会按下的核按钮。
所以虽然他预想的是先消耗再正面击败对方,但是他所做的就是永远消耗消耗再消耗。
阿卡姆蝙蝠侠也不可能是被他正面击败的,否则他早就吹嘘的全宇宙都知道了。既然一点动静都没有,那阿卡姆蝙蝠侠和其他所有参与此副本的玩家,都是死在了消耗战中。
所以探员才有恃无恐。对方只会不停地派出喽啰来跟他消耗,亲自下场的可能性非常低。那么探员所要做的其实就是不让自己被消耗,自然就能完成任务。他也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而如阿卡姆蝙蝠侠或是可能参与过副本的超人之类的玩家,他们失败的直接原因可能是被道德绑架,但是根本原因,是他们没有清醒地意识到被阶段性目标消耗带来的危害之处。
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多半会定下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在计划里会把总目标放第一,把阶段性目标放第二,但是等到了真正去做的时候,就完全反过来了。
比如,如果用水彩画一幅画,那么完成这幅画就是总目标。而为了完成这幅画,要把调色用的色盘给洗干净,就是阶段性目标。
但是在洗色盘的时候,人们都会想:把色盘洗干净是画好画的前提条件,我不把色盘洗干净,我怎么能画好画呢?所以就拼命地想把色盘洗干净。
阿卡姆蝙蝠侠可能也是这样想的:如果我连这几个受害者都救不了,我又怎么能拯救这个城市呢?反正最后要重整哥谭秩序,肯定还是要救人的,救人就是重整秩序的一环,浪费再多精力也是值得的。
但是事实上,在洗色盘的过程当中消耗的体力和精力、被琐碎的重复工作消耗掉的对于完成画作的期待感、阶段性目标迟迟没有进展所带来的焦虑和沮丧对最终成品完成程度的破坏,很有可能是大于色盘没洗好就画画对画面造成的伤害的。
人们过度关注现实层面的损失,而忘了意志和精神驱动人发展的重要作用,放任自己在许多小事中被消耗精神,最终导致现实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损失。
阿卡姆蝙蝠侠可能觉得救人就是消耗点体力,但狂笑可不会让救人的过程那么容易,一定是要整出许多幺蛾子的。拯救残破之蝠都有背刺剧情,之前救那些无辜受害者,恐怕有更多花样。所有玩家都会在这些阶段性目标中不知不觉地被消耗精神,而因为有重整哥谭秩序这个目标,在长线作战的后期,一定会因为精神疲惫,而被对方抓住破绽,导致任务失败。
如果阿卡姆蝙蝠侠之类的人能够想明白这个问题,那么即便对无辜受害者有同情心,也还是要去救人,至少会在心理层面早做预警,尽可能不去关注那些乱七八糟的幺蛾子,保持自己的精神不被消耗,通关的概率就大了许多。
阿卡姆蝙蝠侠这样几乎没有弱点的强者,反而最不容易意识到这种问题,因为他们实在太强了,觉得自己的体力和精力都是无上限的,觉得自己的意志永远不会被消磨,觉得自己可以多线并行也能速通,才一步步落入陷阱中。
可是话又说回来,阿卡姆蝙蝠侠就是没什么弱点,即便后期露出破绽,也不是那么容易打败的。
“他一定还有决胜的手段。”探员接着说,“不是什么小打小闹,而是在抓住对方微小破绽的情况下,一锤定音地一举让玩家任务失败的手段。否则可没那么容易让阿卡姆骑士宇宙的蝙蝠侠失败。”
傲慢和贪婪都思考起来,但目前线索确实不多,他们也想不到狂笑之蝠在不正面下场的情况下,要怎么一锤定音地让阿卡姆蝙蝠侠那样的强者失败。
“先不讨论这个,这个宇宙可还有个棘手的问题。”贪婪说,“任务让你去救蝙蝠侠,可谁是蝙蝠侠?”
“不,有关这个问题,该着急的不是我们。”探员摇了摇头说,“既然任务目标上写了要救蝙蝠侠,那就必然得有个蝙蝠侠。可有可能成为蝙蝠侠的目标都被我杀了,他们必须得搞出一个新的蝙蝠侠。幕后黑手再怎么厉害,也无法完全控制斗界系统,他们也控制不了谁会是下一个蝙蝠侠。所以剧情的掌控方面,我们的差距拉平了。”
“这就是你把残破之蝠、死亡天使和托内都杀了的原因?”傲慢问。
“是的,这几个人应该都在幕后黑手的控制中,让他们成为蝙蝠侠就麻烦了。而若要新增一个蝙蝠侠,新蝙蝠侠可未必会和幕后黑手合作,这对我来说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