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虚人。年轻时与割席断义的管宁齐名,都以节操高尚着称于世,州府下令征召他们出仕,两人都不愿为贪图荣华富贵去做官。
邴原少年丧父,家境贫寒,但笃志向学,因感动塾师而免费入学,遂有“邴原泣学”的佳话。
黄巾之乱起后,邴原与管宁同往辽东避祸。
王烈,字彦方,并州太原人。
比起邴原与管宁,王烈来辽东避祸则不是因为黄巾之乱。
黄巾之乱仅限于中原地带而没有影响到凉州并州。
王烈之所以来辽东,则完全是因为另外一件事情。
因为王烈的出身。
王烈出身太原王氏,和太原王允乃是同族。
而因为王允一事彻底得罪了段羽,太原王氏几乎被段羽斩尽杀绝。
只有当时不在太原的王烈逃得一命。
但随着段羽的名气和势力越来越大,王烈也不得以不远离中原。
此三人原本都是来避祸的,也没有在辽东任职官员之位。
以往的时候公孙度也算是相敬如宾不去打搅。
但是最近几天,公孙度频繁的请他们来参加辽东的议政,这也让几人很是无奈。
而除了管宁,邴原,王烈三人之外,坐在邴原身后还有一人。
此人此人相貌堂堂,一身盔甲,光是坐在那里,就给人一种极为悍勇的感觉。
眼见众人依旧没有一个开口的,公孙度心中仅剩下的耐心也被磨没了。
于是看向管宁,邴原,王烈说道:“我知诸位为何不愿帮助,无非是惧怕那段羽,怕日后段羽攻破辽东然后清算旧账而已,既然如此,那我也不为难各位了。”
说着公孙度便站起身来准备下逐客令。
然而还不等公孙度说话的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就从外面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