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片河滩阵地,还真是多灾多难。
之前就被杨锋轰了个乱七八糟,不等日本人全部修葺好,更为猛烈的炮击就来了。
就赵东风剩下的牵引火炮,那些150榴弹炮、105榴弹炮、150mm及120mm的重型迫击炮,顷刻之间就在日军头上下了一场持续不停的火雨。
这把为了拿下泉城,第十一战区也算是豁出去了。
孙长官集中了手头的美式炮弹,交给赵东方是尽情的打,直接把对岸的日军轰了一遍又一遍,由于炮弹实在是过于富裕,炮兵纵队就连后面的道路和屯兵地点、弹药库什么的都给轰了,直接就把日军的战斗力压到了冰点。
随即一声号令,突击营的士兵扛着小船和机枪涌向了河水,迅速上船、迅速架起,保持扫射就那么划向了南岸。
十几万人的大型战役,而且还是渡河战役,那场面实在是太恢弘、太惨烈了。
只见河面上全都是高高爆起的水柱,别看日军那边遭到了猛烈的覆盖,并且一直有美军战机在俯冲扫射,可日军还是展现出了死硬的作风。
一旦有炮弹命中小船,那没有任何的悬念,瞬间就是小船解体、全船死绝。
这期间最具威胁性的就是掷弹筒和小口径迫击炮,这些武器在日军熟练射手的操作下,给予国军这边极大的伤亡。
至于子弹,那都不必多说了,完全就是疯癫的对射。
时不时的扫过一梭子,小船上就会落水几个,时不时的噗噗噗落下,战壕中的日军也是东倒西歪,不过下一秒,增援的日军就会踩着同伴的尸体,趴在那继续开枪。
很明显,国军的火力占据了上峰,但是第一波冲锋的上百条小船,已经被日军摧毁过半了,特别是哪湍急的黄河水,一旦落水就会被迅速冲走,生还的几率是微乎其微。
前后不过15分钟,随着剩下小船的接近,日军已经举起一支支大铳,即将发射的瞬间,猛烈的攻击却突然从侧面降临。
“咻、嘭嘭嘭嘭……”
“打距老母日本仔!”
密集的炮弹落下,火焰、弹片、血肉同时在地面上飞溅。
奉命防守侧翼的日军刚转过头,密密麻麻的国军就已经冲了上来,为首的正是杨锋,怒吼声更是响彻云霄。
必须要承认,权飞带出来的粤军很有战斗力,悍不畏死就不说了,关键是枪法和配合,是那股一往无前的惊人战意。
本来还计划在炮击后来一波烟雾弹,好减少步兵的伤亡,结果却因为步兵冲的太快了,压根就没给自行火炮分队机会。
仓促之间背刺、洋和尚只能又把烟雾弹换回了杀伤弹,并且在无人机的引导下,对后续的日军、对过来支援的敌人进行了一轮覆盖。
结果这下子爽到了,20分钟之内消灭敌人3000生力军,几乎是一举打掉了日军在河滩阵地上的所有预备兵力。
剩下的问题就自然简单了。
杨锋冲上日军的阵地各种开火,一手喷火器、一手榴弹发射器,简直比坦克还要凶猛。
接下来权飞的8000人就全部突进去,扰乱了日军的部署,终结了敌人的抵抗。
等到自行火炮进行封锁,阻挡另一边的日军过来增援时,杨锋、权飞他们就成功和正面进攻的国军汇合到了一块。
再往下就是小船不停的往复,将国军一船一船的送过来,赵东风也根据鸽子团飞手的报道,对日军阵地的纵深、对剩下的侧翼进行猛烈的轰击,在巨响中炸垮了他们的意志。
仅仅一个白天的战斗,泉城外的河滩阵地是又一次被突破了。
日军勉强拼凑的八万大军,直接伤亡过半,剩下的开始朝泰山方向撤退,李国华他们则是痛快的打开城门,欢迎援军进城。
只是当无数将士都在庆贺胜利时,杨锋却悄悄的溜了,毕竟在名义上杨锋杨兆青还在龙城养伤,此战的种种就留给李伯谦他们去处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