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后商队行商时,我便让他们留意各地农作物,我就不信一个个试,一年两年三年……还能试不出结果来。”
重新拾回信心,顾霖道:“不光改良粮种,我们还要改善环境。”
幽州府山高川急土瘠水遥,农田难以灌溉,这也是幽州府粮食产量为何这么低的缘故。
捡起田边一根树枝,顾霖抬手在地面画起来,几笔而过,地面上便出现一个精巧圆形之物。
抬起树枝指着地面的画,顾霖对郑颢解释:“此物名为筒车,可以水力代人力解决幽州府灌溉农田之困。如果成功制作出筒车,夏时,幽州府祁连山上的雪融化后,雪水流下山峰,淌入溪河,筒车就可以借洪流运转,引雪水入田间,无需农人一桶桶运水。
即便秋冬时分,幽州府雪山冻结,但有溪流细微,加上可以用畜力催动筒车运行,较之以往,幽州府的粮食产量肯定可以提高。”
郑颢一边听着年轻哥儿解释,一边思索着筒车在幽州府的可行性。
此物听起来精妙精妙,无需用人力就能耕田,如果用在南北粮食高产地区,能够发挥的作用肯定更大。
郑颢开口问道:“顾叔,此物用何种材料制成?”
这就是在问筒车作价几何了,幽州府账目实在可怜,如果制造筒车需要花费许多,郑颢便要从长计议了。
顾霖解释:“主要用木头,还有一些地方得用铁,不过用铁的地方我记得不多,具体的你还要找工匠研究。”
“自然。”
郑颢思索片刻,对身旁年轻哥儿道:“多谢顾叔为我思量。”
本是他的事却劳顾叔为他考虑。
伸手拿过对方手上的树枝放在地上,郑颢拿出手帕,握住年轻哥儿的手掌,而后,力道轻柔地为对方擦拭手上污痕。
在郊外考察幽州府土地一日后,郑颢和顾霖回城,至于顾安被郑颢留在郊外,接替大卓的任务给农人分发粮种。
了解郑颢的性子,知晓对方让顾安留在城外,肯定不是简单地让对方接替大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顾霖猜测,青年应该是担心城内那些人知晓顾安和他的关系,找不到他就去找顾安。
这样想着,顾霖问了出来。
没有否认,郑颢补充道:“除此之外,他的文章因着缺少实践显得虚浮,让他去郊外多看多做,也能弥补这点不足。”
顾霖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府衙粮仓为重兵把守,有关粮种出借的账目也被知府大人命人拿走,城内许多人焦躁起来,想要面见这位新任知府,但谁也没想到,新任知府将幽州府搅和成一摊浑水,自己却十分耐得住性子,任外头风声不断,不管谁人上门,他都不见。
两日后,大卓快步进来,此时,青年知府正陪着年轻哥儿用朝食。
见自家大人和夫郎用着饭,大卓脚步一顿,神情犹豫没有开口。
顾霖抬眸看过去,郑颢的眼神也跟着看去。
大卓道:“这事说出来,怕是会影响大人和夫郎的胃口。”
郑颢对这些没有忌讳,但担心顾叔会收到影响。
他对大卓道:“你先去书房,待会儿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