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回来的这几日,除了以前的同窗好友来请教陈延学业上的问题外,陈氏族学的两位夫子也时常会来请教。
陈延也都没有吝啬,几乎有问必答。
两位夫子对他非常有好感。
觉得陈延没有丝毫架子,很是亲切不说,最重要的是,他的每一次解答简单又易懂,总是让他们茅塞顿开。
除了请教学问的事情外,陈延又去县城种植红薯的庄子待了两日,看了看红薯的改良进展,在此基础上,又和负责人互相探讨了许多。
这才回来。
这两日他也没闲着,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族学需要的一些基础书本的注释写好了,交给了族学的两位夫子,让他们教授给学生。
这是他自己的理解,希望能够给族学的学子们一点感悟吧。
但,两位夫子看到后,却是有些爱不释手,询问了陈延他们可否抄写一份自用,陈延答应了。
这可让两位夫子高兴得不行。
这可是状元笔记啊!
且里面的注释可比书店那些好多了,当然,也比他们的理解得更加深刻。
越是简单的书本,其实其中的内涵越是深远,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人的理解,这并不是只有唯一的答案,但陈延的解题思路却很容易让人发散思维,引导他们自己深思。
在离开陈家坳前,陈延还去族学上了两日课。
嗯,顺便考察一番,两位夫子这段时间的成果如何。
最后考察下来,发现,族中有四个孩子还是不错的,有培养的潜质。
他特地找了村长,和村长说了自己的看法。
于是,村长便明白了,这几人日后算是族学的重点关注对象,延哥儿这意思,这几人是可以走科举之路的。
村长实在是激动不已,因为延哥儿说的人中,就有一个是他的亲孙子。
延哥儿可是状元郎,而且还是六元及第的状元郎,他看人学识方面,肯定是很准的。
于是,天可怜见的,四位被陈延提过的孩子,之后便陷入了水深火热的学习之中,不仅两位夫子重点关注他们,就连村长和几位族老也是重点关注着。
嗯,四人中,有一人还是女孩子。
陈延临走之前说了,虽然是女孩子,但是日后培养好了,不比男孩子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