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闻言一愣:“啊?这…亮刚从南越回来没几天…”
韩星河翻了个白眼,半开玩笑半认真道:“既然先生觉得南越好,当初何不直接现身投效?”
“何必绕这么大个圈子费这劲?先生现在若是后悔,还来得及掉头出门!”
“我仇敌满天下,你若不走,很可能就被刺死在这里了!”
诸葛亮随即哑然失笑,摇头道。
“亮…遵命便是!只是,还请容我书信一封,告知山上的书童。”
诸葛亮的易容术果然神乎其技,半个时辰后,韩星河站在镜前,已然变成了那位身高九尺(一米九左右),容貌甚伟、面如冠玉、羽扇纶巾的诸葛孔明!
举手投足间,那份从容儒雅的气度竟也模仿得惟妙惟肖。
天色将明未明,襄阳城厚重的城门在黑暗中悄然开启一道缝隙。
五千精锐的南越骑兵,如同幽灵般疾驰而出,迅速消失在通往南方的官道尽头。
当清晨的第一缕金色阳光刺破云层,温柔地洒在襄阳城东那古朴的城楼上时。
城头的守军士兵惊愕地发现,城楼垛口处,竟悠然立着一位身影!
那人身长玉立,身着月白儒衫,外罩鹤氅,手持一柄洁白的鹅毛羽扇,正凭栏远眺,欣赏着晨光中的山河。
阳光勾勒出他俊朗非凡的侧脸,那份从容与智慧的气度,瞬间攫住了所有人的目光,正是名震天下的卧龙先生,诸葛孔明!
“是诸葛先生!孔明先生在这里!”守军士兵失声惊呼。
消息如同燎原之火,瞬间点燃了整个襄阳城!
“先生!您为何在此处?”
“先生!您那谜题的答案究竟是什么?昨日那位姑娘答得极好,为何判负?”
“诸葛先生!我家主公仰慕先生大才,已在府中备下薄酒,恳请先生移步一叙!”
无数闻讯赶来的玩家、谋士、使者,将城楼附近围得水泄不通,七嘴八舌地询问、邀请。
诸葛亮微微摇头,羽扇轻摇:“诸位且让一让,有何疑问,待我回返卧龙岗,再行解答不迟。”
说罢,他从容走下城楼,登上早已等候在一旁的马车。
“起行,回山!”
马车在无数目光的追随和议论声中,疾驰向卧龙岗方向。
卧龙岗上下,早已因诸葛亮现身襄阳城东的消息而彻底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