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丞相也受得!
“主公,方才…刘大哥言及国库亏空之事,数额…颇为巨大,此事…当真?”
韩星河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了几分,点头道:“是啊,孔明,你这丞相担子可不轻!”
“得好好想想,怎么开源节流,怎么让咱南越的产业兴旺起来,让百姓们除了生孩子,也能为国家创造点实实在在的财富!”
“总不能让国库一直这么养着几百万人吧?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诸葛亮只觉得肩上的担子又沉重了万钧。
“主公信任,亮…定当竭尽所能。”
“只是…只是这亏空数额委实太过庞大,犹如天堑,恐非朝夕之功,甚至…恐难有成…”
“没事!没事!尽力就好!先生的本事,我是绝对信得过的!”
“再说了,眼光放长远点嘛!等咱们的军队练成了,那不得出去‘活动活动筋骨’?”
“到时候,抢…咳,出去‘拿’回来点,总会慢慢把这窟窿填上的!对吧?”
不等诸葛亮对这充满“南越特色”的财政弥补方案做出反应。
韩星河已经热情地揽住了他的肩膀,打断了他的思绪。
“走走走!这些头疼的事,咱回头慢慢合计!今天是大喜的日子!”
“本王为你设宴,正好让你认识认识咱们南越的骨干精英们!以后都是一家人了!”
诸葛亮被韩星河半推半就地带着往前走,心中五味杂陈。
这位新主公的热情与“豁达”让他有些无所适从,那十七万亿的巨债更是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南越军队成型之前,诸葛亮抓内政,无疑是最佳选择,正好能极大分担毛玠的压力。
至于军事,诸葛亮和韩信,都是能统帅千军万马、运筹帷幄的帅才。
把这样两头巨龙放在一个战场上指挥?
难分主次,冲突几乎是必然的。
除非…让他们各打各的,各自负责一个战略方向?
这个念头在韩星河脑中一闪而过,随即被他抛在脑后——那是以后要头疼的事了。
眼下,先让新丞相喝顿“安心酒”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