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紫禁城,武英殿。
陈平川手里拿着张金宝从辽东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捷报,脸上却没有什么喜色。
“烧得好啊。”他将战报递给一旁的内阁首相赵康,“张金宝这小子,真是给朕和他爹长脸。釜底抽薪,一劳永逸。这下,伊凡和铁木真该睡不着觉了。”
赵康和几位军机大臣传阅着战报,一个个喜形于色。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此役一举扭转辽东战局,秦将军和张总管,当记首功!”兵部尚书李岩兴奋地说道。
“是啊,没了火药,罗刹鬼的火枪就成了摆设,我大夏军的压力,可就小多了!”户部尚书张盛财也跟着附和。
陈平川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安静。
“高兴得太早了。”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你们以为,烧了点火药,战争就赢了?伊凡·谢苗诺夫不是佐佐成政,沙皇俄国也不是小小的倭国。他们既然敢远征万里,就不可能只有这点家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世界地图前,目光落在沙俄那广袤的疆域上。
“黄金沟的火药,只是他们前线部队的补给。烧了,确实能让他们疼一阵子。但他们的战争潜力,依然存在。更何况……”
他的手指,指向了欧洲。
“根据海外事务司的情报,罗刹人正在疯狂地从普鲁士、法兰西这些国家,引进最新的军事技术。他们的火药工坊,能造出比我们更精纯的颗粒火药。他们的冶金技术,能铸造出更大口径的火炮。黑松林一战,我们已经吃过一次亏了。”
殿内的气氛,瞬间冷却下来。皇帝的话,像一盆冷水,浇熄了众人的喜悦。
“那……陛下,我们该如何应对?”赵康小心翼翼地问道。
“打铁还需自身硬。”陈平川转身,目光扫过众人,“战争,归根结底,打的是国力,是技术。我们能用技术优势打赢倭国,就必须用更大的技术优势,碾压罗刹人!”
他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工部尚书全伯。
“全爱卿。”
“臣在。”全伯躬身出列。
“朕的‘龙兴元年式’连珠铳,虽然精妙,但在黑松林,面对罗刹人的速射枪,射程上的劣势还是暴露了出来。”陈平川的语气严肃起来,“朕要你,立刻组织人手,对现有的火铳进行改良。朕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必须做到三点。”
“第一,射程!有效射程,必须从现在的一百五十步,提升到两百步以上!朕要我们的士兵,能在罗刹人的射程之外,从容开火!”
“第二,射速!现在的装弹速度,还是太慢。朕要你简化流程,将装填十发子弹的时间,从二十息,缩短到十五息以内!”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陈平川加重了语气,“给朕的火铳,加上刺刀!可拆卸的刺刀!朕的步兵,不仅要能远射,更要在敌人冲到跟前时,能立刻组成刺刀丛林,让他们有来无回!”
远射,近战,双重用途!
全伯听得心头一震,这完全是一种全新的步兵作战理念!他仔细思索着皇帝提出的三点要求,脑中飞速地盘算着技术方案。
提升射程,可以从改良火药配方和加长枪管入手。缩短装弹时间,则需要重新设计弹仓的结构。至于加装刺刀,在枪口设计一个卡榫结构,并不算难。
“陛下圣明!”全伯的眼中,闪烁着技术狂人特有的光芒,“臣……有把握!请陛下给臣一个月的时间!臣一定能拿出让陛下满意的‘龙兴三年式’火铳!”
“一个月?”陈平川摇了摇头,“太长了。朕只给你二十天。二十天后,朕要看到样枪。一旦测试通过,所有兵工厂,立刻转产!朕要在一个半月内,让辽东前线的一万神机营,全部换装!”
“这……”全伯面露难色,时间太紧张了。
“没有这,那。”陈平川不容置疑地说道,“这是死命令。需要什么,人、财、物,你直接跟首相和户部尚书开口,朕全力支持。但二十天后,朕必须看到东西。”
他心里清楚,伊凡的重炮,就是悬在头顶的一把剑。他必须在这把剑落下之前,为自己的士兵,锻造出更锋利的矛和更坚固的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