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遣老黄去欧洲,只是被动的应对。想要在这场即将到来的全球博弈中占据主动,大夏必须先稳固自己的根基,将这次战争的胜利果实,彻底消化,变成实实在在的国力。
而辽东,就是这一切的起点。
翌日,陈平川没有急着班师回朝,而是在辽阳府衙,召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北境治理会议。
与会者,除了秦锋、王奎、张金宝这些随驾的文武核心,还有新任的辽阳知府孙承宗,以及从宁远、锦州等地紧急赶来的辽东地方官员和将领。
整个府衙大堂,济济一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位上那位年轻的皇帝身上。他们知道,今天的会议,将决定整个大夏北疆未来数十年的走向。
陈平川没有说太多虚言,开门见山。
“诸位爱卿,辽阳一战,我们打赢了。但打赢,不代表就此可以高枕无忧。”他的目光扫过全场,“铁木真死了,草原上暂时群龙无首。伊凡被俘了,但沙俄的野心还在。更远的西方,还有一群虎视眈眈的饿狼。所以,今日召集大家来,就是要商议一个万全之策,如何将辽东,这片我们用将士鲜血换回来的土地,真正变成我大夏安如磐石的北方门户。”
他走到巨大的沙盘前,拿起一根长杆,在沙盘上重重一点。
“朕决定,自今日起,设立‘辽阳都护府’!”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都护府,这是汉唐时期,朝廷为管理边疆民族地区而设置的最高军政机构,权力极大。
陛下此刻重提都护府,其背后蕴含的决心和魄力,让在场所有人都心头一震。
“辽阳都护府,统辖范围西起山海关,东至海参崴,北抵外兴安岭,南临高丽。凡此疆域之内,所有军、政、民、财事务,皆由都护府总揽!”陈平川的声音,在大堂中回响,掷地有声。
这是一个何等庞大的规划!它不仅包括了收复的辽东失地,更是将伊凡在条约中“割让”的,广袤的外东北地区,以及未来将要纳入掌控的草原东部,都囊括了进来。
这是在向天下宣告,大夏对这些土地,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
所有人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他们在等待皇帝宣布那个最关键的任命——谁,将成为这第一任的辽阳都护使?
这个职位,权柄之重,几乎等同于一个裂土封疆的藩王。
秦锋?他是镇北大将军,功勋卓着,但他的职责是野战决胜,而非地方治理。
张金宝?他足智多谋,但天算司的身份,决定了他更适合在幕后。
就在众人猜测之际,陈平川的目光,落在了队列末尾,那位须发皆白的老将身上。
“王奎。”
老将王奎猛地一颤,他以为自己听错了,愣在原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将王奎,听旨!”陈平川加重了语气。
王奎这才如梦初醒,连忙走出队列,跪倒在地,声音都有些发颤:“老臣……老臣在!”
“朕,以大夏皇帝之名,命你为首任辽阳大都护,加封安北侯,世袭罔替!”陈平川的声音洪亮而清晰,“朕将整个大夏的北疆,都交到你的手里。你,可敢为朕,为大夏,守好这片江山?”
王奎伏在地上,老泪纵横。
他这一辈子,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兵,到镇守一方的总兵。
他见过辽东的繁华,也亲历了它在异族铁蹄下的沉沦。
收复辽东,是他毕生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