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放下茶杯,指尖轻轻敲击着紫檀桌面。
“查清楚,这王家是什么来路?背后可有州府乃至京城的影子?如此手笔,不像寻常土财主所为。”
“是,大掌柜!”
另一处,漕帮设在徐州的分舵。
几名膀大腰圆的汉子正在议事,一个精干的小头目快步进来。
“舵主,阳和县那边传来消息,粮价开了天窗!有几家本地大户联手,高价扫货,有多少要多少!”
被称作舵主的汉子挑了挑眉:“哦?高出市价三成?消息可靠?”
“千真万确!咱们几条跑阳和县水路的兄弟都证实了,那边现在就是个销金窟,银子像水一样泼出去就为买粮!”
舵主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眼中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意思……告诉弟兄们,手上正在运的,或者能截下来的粮,先别急着往别处卸,都往阳和县方向靠靠。狠狠地赚它一笔!”
水陆码头,商队驿站。
阳和县“人傻、钱多、粮价高”的消息,成为了商贩、脚夫、船工们最热门的谈资。
“兄弟们,改道!不去荆州了,全速赶往阳和县!晚上一天,少赚的银子够你娶三房媳妇!”
“快马加鞭给东家送信!阳和县有泼天的富贵等着!”
“妈的,早知道前些日子那批陈粮就不该低价处理了!”
无数道目光从青州各地,乃至邻近州府,投向了这个原本并不起眼的阳和县。
……
阳和县官道上。
一辆青篷马车,在几位精悍骑马的随从护卫下,吱嘎行进。
车里坐着一位中年人,穿着普通的细布直裰,眉头拧成了个疙瘩。
正在仔细查看一叠厚重信件,此人正是奉旨南下督查赈灾的户部侍郎,钦差大臣李文渊。
他本应早就抵达青州府城。
可为更好视察民心动向,以及各地的赈灾情况,他特意绕开府城大道。
从周围几个县城开始各自巡查,查看这些县令的赈灾情况以及各个进度。
可这不查还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一片混乱。
别说这些小小的县令了,整个青州几乎都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