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获带着仅存的几名亲信,跋涉了整整一天,才在暮色中抵达。
与外面战火纷飞、人心惶惶的景象不同,这里似乎依旧保持着一种古老的宁静。
巨大的木楼依山而建,中央的空地上,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火焰图腾,跳动的火光映照着周围肃立的身影。
祝融就站在图腾下方。
她穿着一身赤红色的紧身猎装,勾勒出矫健而优美的曲线,手腕和脚踝上戴着精致的银环,上面雕刻着火焰纹饰。
她的肌肤是健康的小麦色,五官明艳大气,一双眸子如同点漆,深邃而明亮,此刻正平静地看着有些狼狈的孟获,眼神中无喜无悲。
“孟获大哥,你来此何事?”
她的声音清脆,却带着一种天然的疏离感。
孟获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焦躁和一丝面对祝融时总会产生的自惭形秽,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诚恳:
“祝融妹子,三十六洞…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了。”
“明军势大,诸葛亮用兵如神,我…我连战连败,儿郎们死伤惨重。”
“现在,只有你,只有请出神器,才能挽救危局,击退明军,保住我们三十六洞的基业!”
祝融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直到孟获说完,她才轻轻开口,语气却带着一丝嘲讽:
“保住三十六洞的基业?”
“孟获大哥,你一次次兴兵,真的是为了三十六洞,还是为了你一己的颜面和野心?”
孟获脸色一僵,急忙道:
“妹子何出此言,我孟获对三十六洞之心,天地可鉴!”
“够了。”
祝融打断了他,目光如炬,似乎能看透他的内心。
“若真如此,你为何不一败之后便顺势归降,反而要一次次徒增伤亡?”
“你所在意的,只有你的权力地位。”
孟获被问得哑口无言,脸涨得通红。
“我会出手,但不是为了你。”
“我会把你葬送的颜面重新拿回来。”
“你记住,无论我这次出手胜负如何,你都要去找诸葛亮商议归附之事。”
“大理除了段思平,已无能人,而他年岁又长,这一战,结局已经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