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稳步上前,拱手一礼,动作不疾不徐,声音平稳如山涧深潭:
“在下王平。”
“得知诸葛先生的招贤令,特来自荐。”
“不必多礼。”
诸葛亮羽扇轻抬,语气温和。
“既来应招,必有所长。不知阁下精于何事?”
王平再次躬身,言辞朴实无华:
“平自幼长于山野,不通经学。”
“好在后于大理从兵,也算识地势,晓营阵。”
“不过后来为军中长官排挤,方才又遁入深山。”
“此次听闻先生唯才是举,方才前来。”
诸葛亮闻言眼中一闪:
“你既从过军,又熟谙南中山川,实为难得。”
“我且问你,若欲于苍山之间立一坚寨,当如何布置?”
王平略一沉吟,从容答道:
“苍山险峻,宜据半山要道,设三重栅垒,外掘壕沟,内储滚木。”
“水源当引自山涧,粮道须避阴湿。”
“若遇敌攻,可伏弩于林,藏锐于侧,击其懈怠。”
诸葛亮眼中赞赏之色愈浓,又问:
“若命你率三千军士,镇守一处关隘,你将如何治军?”
王平肃然答道:
“军令如山,赏罚必信。”
“士卒同甘苦,斥候不松懈。
“遇险不慌,逢胜不骄。”
诸葛亮闻言,与徐庶对视一眼,皆看出彼此眼中的惊喜。
此人不似突兀骨之勇猛,不似沙摩柯之彪悍。
但却沉稳有度,颇谙兵法,正是军中亟需的踏实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