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懂市场动向,又懂生产技术,是一个能挑大梁的人才。
厂内员工稳得住,外部客户也打得开。
这样的人物,值得汤城认真对待。
一行人坐上车,直接前往晶圆厂。
“汤董,最近我们这边业务进展还不错,虽然还没突破到十四英寸以上晶圆片,但现在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十二英寸的产品了。”
车上,王阳先说了个好消息。
十二英寸的晶圆能用来生产七纳米和五纳米制程的芯片,已经算是中高端材料了。
至于二纳米的朱雀芯片,则必须用十四英寸以上的晶圆片。
芯片越先进,对晶圆尺寸的要求越高。
这不是单纯考虑成本的问题,还牵扯到技术层数的限制。
因此,尽管龙腾有了自己的晶圆厂,但对于十四英寸以上的晶圆片,仍然需要从国外进口。
以前,汤城下达的任务是尽快掌握十四英寸晶圆生产技术。
不过现在,战略计划变了,之前的目标也得调整。
汤城正想着如何开口,把这事告诉王阳。
但他还没开口,王阳就继续兴冲冲地说了起来:“咱们的十二英寸晶圆还没正式量产,就已经收到了不少客户的意向订单。”
“照我们估算,下个月就能量产了,到时候销售业绩应该能上涨三成,甚至五成以上,利润更是直接翻一倍不止。”
王阳满心欢喜,却没注意到董事长脸上已经有些微妙的神情。
晶圆厂越是发展得好,让王阳接受转型的难度就越高。
毕竟现在硅晶圆业务已经盈利了,利润还在上升。
在形势向好的前提下,突然要完全转型,彻底放弃原来的业务。
这样的决策,想要说服内部人员支持,谈何容易。
“王总,其实集团最近有新的战略调整,稍后我会详细说明。”
汤城最终打断了王阳的话。
比起晶圆厂眼前的得失,集团的全局调整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