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董,我看了臧总亲自送来的资料,心里憋了好多话想跟您说。”
张小敬一进门,话就往外冒。
“朱雀芯片是我们的王牌,现在在市场上就是无敌的存在,凭啥要扔下这个优势,去碰一个连影儿都没有的新方向?”
“咱们在硅基领域是第一名,您见过哪个冠军选手,自己要求换规则的?只有落后的人才总想着改游戏玩法。”
“我刚开完国际会议,三棒最快也要三个月后才能出2nm的货。他们的设计不行,制程也不行,光靠朱雀,我们就能吃三年红利。”
“我真的想不通,为什么非要搞炭基?那玩意儿现在连实验室都没几个真成果,砸进去的钱,可都是血本啊。”
张小敬一口气说完,胸口还一起一伏的。
明明是领跑者,却要自己把枪放下,去拼另一条还没铺完的路。
有这功夫,不如把领先优势守牢,三年后再说。
“张总,我得纠正你一句——严格来说,咱们龙腾现在只是芯片设计这块儿排第一,其他方面,全在后面追着跑。”
汤城开口,话很冷静,却像刀子一样扎人。
朱雀的设计确实牛,世界顶尖。
可那只是设计。整个硅基产业链,他们卡脖子的地方太多了。
“汤董,我不认同。我们的制程技术也是行业顶尖,生产上也领先。”
张小敬立刻反驳,语气一点没软。
“呵,”汤城冷笑一声,“高端制程得靠高端设备,我问你,我现在给你钱,你要扩产,你能买得到设备吗?”
这一问,张小敬直接哑了火。
扩产的事,集团会上提过好几次。
按理说,设计强、工艺强,只要有钱,就能扩。
可现实是——哪怕他们把价格翻倍,也拿不到关键设备。
更吓人的是,这事发生在国外还没正式封锁之前。
换句话说,早在被人卡脖子之前,那些外国设备商就已经悄悄断了他们的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