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老温向前一步,声音洪亮:“大汗,如此空前盛典,必须建造一座配得上蒙古帝国气派的祭天高台,臣建议建造一座高六丈的检阅台,让所有部落代表都能一睹大汗的威仪。”
铁木真抚须轻笑,目光扫过帐中众将:“赤老温的提议很好,不过,眼下距离大典只剩三日,你还有时间搭建这样一座高台吗?”
赤老温单膝跪地,胸有成竹:“若交给臣去办,我麾下的三千勇士昼夜赶工,一日一夜便可建成!”
“好!”铁木真满意地点头,“那就交给你了。”
这时,哲别与纳牙阿并肩出列。哲别朗声道:“大汗,阅兵仪式已准备妥当。除三万负责警戒的骑兵外,其余七万铁骑均可参加检阅。怯薛军将负责大典当日的王庭宿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纳牙阿展开一卷羊皮图纸,详细解释:“阅兵式将分三个方阵进行。第一方阵为轻骑兵,展示我军机动性;第二方阵为重骑兵,展现攻坚能力;第三方阵为弓骑兵,演示骑射技艺。各方阵均已演练纯熟。”
铁木真站起身,走到帐中悬挂的草原地图前,沉思片刻后道:“不仅要展示军威,更要让各部明白,从今往后,他们不再是分散的部落,而是一个统一的蒙古帝国。”
就在王庭紧锣密鼓准备大典的同时,在距离王庭三十里外的一处僻静山坡上,江南七怪正在指导郭靖练武。
春日暖阳下,郭靖赤着上身,古铜色的肌肤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光泽,结实的肌肉随着每一个动作起伏。
只见他双掌翻飞,将南山掌法使得虎虎生风,掌风过处,新发的草叶纷纷摇曳。紧接着,他拾起一根树枝作剑,演练起越女剑法,虽是木枝,在他手中却如真剑般发出破空之声。
韩小莹看着郭靖一招“西子捧月”使得有模有样,不禁欣慰地对身旁的柯镇恶说:“大哥,靖儿这套越女剑已得七分神髓,假以时日,必能青出于蓝。”
柯镇恶瞧见郭靖的越女剑招式凌厉无比,脸上也露出满意之色:“不错,掌风沉稳,剑招凌厉。照此进度,十八年后烟雨楼之约,我们必胜券在握。”
全金发擦拭着他的秤杆,笑道:“这小子从前虽然学得慢,但每一招都练得扎实,倒比那些投机取巧的强得多,这下又得韩真人指点一二,可谓是一日千里呀!”
韩宝驹补充道:“依我看,靖儿能有如此进步,更重要的是还是他心性纯良,从不偷懒耍滑。这几年来,无论刮风下雨,他都是天不亮就起来练功,没有平时的刻苦修炼,也不会有如此惊人的进步。”
正说话间,一队蒙古骑兵从远处经过,马蹄声如雷鸣般滚过草原。骑兵们身着崭新的战袍,马鞍上系着彩色流苏,显然是准备参加阅兵式的队伍。
韩小莹望着络绎不绝前往王庭的人群,皱眉道:“大哥,蒙古王庭派人来邀请我们参加建国大典,我们。。。”
柯镇恶不待她说完,便斩钉截铁地道:“七妹,我们是宋人,来大漠只为教导靖儿成才。蒙古大汗虽待我们极为礼敬,但蒙古建国大典,我们还是不必参与的好。”
朱聪摇着折扇,若有所思:“这铁木真雄才大略,有吞并四方之志。如今他统一蒙古,下一步剑指何方,尚未可知。对大宋而言,是敌是友,犹未分明。我们毕竟是宋人,还是避而远之为妙。”
南希仁向来寡言,此时也只简短地说了一句:“大哥说得对,我们只要教好了靖儿武功后便离开大漠返回中原去,何必又多招惹蒙古人。”
张阿生擦拭着他的屠牛刀,憨厚地笑道:“反正这些国家大事,我们江湖中人也搞不懂。只要把靖儿教好,完成与丘道长的承诺就是了。”
言罢江南七怪继续看着郭靖的练功身影。
远在百里外的一处险峰之巅,韩牧正盘坐在一块光滑的巨石上修炼。四周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只有他周身流转的真气带动衣袂飘飘。
空气中,点点灵光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如萤火虫般萦绕在他周围,随着他的呼吸明灭不定。
他缓缓睁开双眼,目光如电,他以神识探查出蒙古王庭附近越来越多的人前来,猜都不用猜,一定都是那些前来参加蒙古建国大典的人,他望向王庭的方向,嘴角泛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铁木真。。。蒙古帝国。。。有点意思,也算是能见证一段历史经典场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