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骏刘蟠激动领命,这正是他们宣泄怒火、争取立功的好机会。
“最后,”赵暮云目光锐利,“将我们俘虏的韩常部军官,挑几个职位高的,包扎好伤口,给他们饱餐一顿,然后…放他们回狼峪大营。”
这可是上一世赵暮云在军中上课学到的,优待俘虏这一政策的杀伤力,只有清楚这段历史的人才知道。
一众将领还一头雾水,不明白个中妙用的时候,周老先生却捻须微笑,一脸惊叹:
“妙哉!赵将军此计,可谓釜底抽薪。”
“这些俘虏回去,不仅会带回我军强大的印象,更会如实描述韩常是如何愚蠢地带领他们走向灭亡,进一步激化矛盾。”
“而给拓跋雄的信和告将士书,则是给了他一个台阶,也是在他和韩常之间,埋下了一根再无法拔除的毒刺!”
周老先生的理解虽然没有达到那个高度,但他的解释也已经超越了很多人。
赵暮云微微一笑,也不过多解释。
。。。。。。
接下来的两日,狼峪北狄大营如同人间炼狱。
外围,晋军的营垒一天天逼近,那沉默的压力比呐喊的冲锋更令人窒息。
内部,粮草彻底断绝,士兵开始宰杀战马,甚至为了一块马肉而互相残杀。
军纪完全崩溃,抢劫、殴斗层出不穷。
韩常和拓跋雄的部队互相提防,几乎形成了营中之营,摩擦不断。
而如同雪片般射入营中的告将士书,以及被放回的俘虏带回的关于晋军强大和韩常无能的描述,更是彻底瓦解了普通士兵的斗志。
许多河北、燕云籍的士兵开始成群结队地,在夜晚偷偷溜出营寨,向晋军投降。
拓跋雄收到了赵暮云的信,他独自在帐中坐了整整一夜,脸色灰败。
他知道,赵暮云给了他一条生路,但也是一条无比屈辱的路。
献出韩常?这等同于彻底背叛韩延寿,自此与北狄决裂。
不献?明日或许就是晋军的总攻,届时玉石俱焚。
就在他犹豫不决之际,亲信仓皇来报:“将军!不好了!韩常…韩常带着他的人,包围了您的寝帐,说您私通晋阳,要…要抓叛徒!”
该来的终于来了!
韩常显然也察觉到了危机,决定先下手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