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匾上的字写的还不错,不过也并非出自书法大家之手。
奇怪,科技院是由晋国公主持,以晋国公的权势地位,为何不请个书法大家下笔呢?
即便是请不来书法大家,也可请房相出手。
“科技院”这三个大字虽然颇有笔法却还是稍显稚嫩,笔力不足。
很快就有人发现了端倪,端倪就在印章上。
“快看,天子的大印,这块牌匾是天子御笔亲书!”
“竟然真是天子御笔亲书!”
朱漆大门前的学子们全都瞪大了眼睛看着牌匾上的字,一个个目光灼热,他们都非朝臣,自然没有见过天子的笔迹。
对于他们很多人而言,这或许是平生仅有的亲眼目睹天子御笔的机会。
刚才出言评判书法优劣的人更是面露窘迫惶恐之色。
更有不少人直接夸了起来。
倒也不全是奉承之言,年纪天子才刚刚年过二十,能有这样的书法造诣已经十分难得,在年轻人当中绝对算是翘楚。
随着前面的人惊呼,外面的人也群情涌动,谁不想上前来瞻仰天子御笔?
看到天子的御笔之后,学子们议论纷纷,更加激动。
科技院的牌匾都是天子御笔亲书,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天子很看重科技院,进入科技院也许并不会同别人议论的那般前途不明。
科技院的大门前热闹了大半天,随即又渐渐变得冷清了下来。
学子们也只是过来看个新奇热闹,对他们最重要的还是要报名应考。
科技院的牌匾是天子御笔亲书又如何?
天子看重科技院又如何?
如果不能考入科技院,这些与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学子们都为科技院遴选而激动不已,茶楼酒肆都在议论,但是却又不像以前一样高谈阔论。
就连国子监的学子们也不再三五成群的讨论科学,反而全都私下里用功苦读。
原因无他,大家都是竞争对手!
外地的学子没有听过讲学,只是通过官报上刊印的内容学习科学,他们还想着来到长安之后恶补一下。
结果,来到长安之后,他们才发现想找个当地精通科学的学子求教简直难如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