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玲撅了撅嘴,小鼻子皱了皱。
“那就好好读书,就算你脑子不行,但笨鸟先飞,不懂你可以问我,不要当垫底的差生,书读高一点,以后选择会多一点。”
琳琅看着傻里傻气的五姐,有条有理地点拨。
何家玲虽然不聪明,但也知道工作不好找,如果读好书,说不定以后有其他机会。
小弟是班上最聪明的学生,老师还夸他是神童,神童说的话,应该有道理。
何家玲懵懂地点了点头。
“好,现在做作业吧,不要偷懒。”
琳琅扬起笑容,开始握笔写作业,家玲叹了一口气,只能硬着头皮做习题。
有小弟在,确实多了个小老师,她不会做的,在琳琅眼里,那就是小儿科。
解决起来不要太轻松。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有张建国的高额津贴,家丽孕期吃了不少肉,家文没少给姐姐炖汤,营养跟得上。
年终何家丽在保健院顺利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取名张向东。
何常胜和刘美心回家时,得知多了一个大外孙,俩人都乐得合不拢嘴。
张向东周岁宴时,张建国请岳父岳母给儿子取了个小名,叫作小年。
时间好似指间沙一般,转眼到了1977年,恢复了高考,知青陆陆续续地回城。
家里原本忧心忡忡,担心家文下乡,此刻全都如释重负,长舒了一口气。
十岁的琳琅跳级升入了初二,而家玲还在小学四年级。
家丽提议让二妹参加高考,毕竟这可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
“听说秋芳这次也在备考,家文,你读书成绩好,不妨试试,说不定能考上呢。”
家丽的这番话,是当着家里所有人的面说的,除了远在老家的阿奶何文氏。
“高考没那么容易,还是给家文安排工作吧,参加完高考还不是要找工作。”
何常胜思想比较传统,不太赞成,刘美心附和说道:“你爸说得有道理。”
家里多个人上班,也能多个人赚钱,上交的家用也多点。
“爸妈,让家文试试吧,如果考上了,家里就有个大学生,能改变家文一生。”
家丽要照顾家人和年纪小的儿子,没打算参加高考,但家文可以。
“是啊,爸妈,二姐读书很好,不参加高考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