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入我门下,需要考验一番。”诸葛亮沉声道:“吾现在问你们,此生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姜维和邓艾还是一次被人这么严肃地询问。
两人都是小孩子,一时间也愁眉苦脸出来。
姜维脆脆地说道:“吾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天下人不再有战乱,不用担惊受怕。”
出生在天水郡的姜维,听得最多的就是哪里发生了战乱,哪里又死了不少人。即便姜冏身为郡守功曹,也时常要让家人躲藏起来,以免战乱影响。
所以姜维最希望的就是不要有战乱,这样大家伙就能够好好地生活了。
邓艾也开口道:“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吃饱饭。”
饿晕过的邓艾,深切地感受到那种痛苦。
如果人人都能够吃饱饭,那就好了。
诸葛亮是万万没想到两个孩子会有这么大的愿望。
一个是不想有战争,一个是要人人吃饱饭。
要知道诸葛亮在他们这个年纪的时候,哪里会有这样的愿望。
看着两个孩子清澈的眼神,诸葛亮总算是明白为何刘俊那么重视他们了。
从小看大,这两人只要培养得当,日后必成栋梁之材。
“你们都是好样的。”诸葛亮正色道:“从今日起,你们就是吾的学生,以我诸葛孔明的弟子自居。”
姜维和邓艾欢喜不已。他们以后是同门兄弟了。
为了郑重其事,诸葛亮准备在第二日进行收徒仪式。
诸葛亮是荆州刺史,也是有身份的人,收徒不能太随意了。
于是第二天中午,诸葛亮就在自己的府邸,邀请了刘俊、郭嘉等人,前来做见证。
姜维和邓艾两人身穿儒服,在众人的见证下,拜在了诸葛亮的门下。
作为恩师,诸葛亮给姜维取表字伯约,邓艾表示士载,希望他们能够日后可以成为大汉的栋梁。
刘俊看到这一幕,一脸的笑意,有种改变历史的成就感。
姜维和邓艾这一对历史的死敌变成了同门。
姜冏感觉自己在做梦。这几天姜冏从凉州刺史身边的功曹,升迁成为了唐王府的功曹,儿子姜维又拜在了唐王跟前大红人诸葛亮的门下。
从此天水姜家瞬间就起飞了。
最开心的还是邓艾。
他原本就是一个孤苦无依的孩子,都快饿死了。
昨天晚上在诸葛亮的家里过夜,那种安稳的感觉,邓艾很是珍惜。
如今邓艾成为了诸葛亮的弟子,以后就跟在诸葛亮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