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雀儿有子不得亲近,心情愈发沉重,仿佛被一片无尽的阴霾所笼罩。
她依然常常前往安国寺,在香烟缭绕的佛堂里默默祈祷,希望能得到一丝心灵的慰藉。
当然,她也是为了和乐天和尚见面。
每次陪伴在她身旁的,总是她的贴身宫女小娥,所以,小娥对丹雀儿与乐天和尚之间的私情很清楚。
在小福六岁那年,小娥的亲弟弟突然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按律当斩。
小娥心急如焚,她弟弟是家中唯一的儿子,自然是父母亲的心头肉。
于是,她不顾一切地恳求丹雀儿,希望她能出面向皇上求情,为她弟弟开脱罪责。
丹雀儿面露难色,她知道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地位不高,即使开口求情,也难以改变小娥弟弟的命运,甚至会起反作用。
面对小娥的苦苦哀求,丹雀儿狠下心来,告诉她无能为力。
小娥失望至极,心中对丹雀儿充满了怨恨。
不久之后,小娥的弟弟被依法处决,而她的母亲也因为承受不住失去儿子的打击,上吊自尽。
小娥悲痛欲绝,她觉得这一切都是丹雀儿的冷漠造成的。
在极度的痛苦和愤怒之下,小娥地向平泰帝告发了丹雀儿与乐天和尚的私情,借此报复丹雀儿对她的无情。
平泰帝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将丹雀儿和乐天处死,小娥知情不报,也被处死。
此时小福,已经六岁,可是无法确定他是平泰帝的亲生骨肉还是乐天的孩子,平泰帝最终决定将他逐出皇宫,任其自生自灭。
可怜一个六岁孩子,生活都不能自理,哪有挣钱能力。
好在小福很聪明,他之前常跟母亲去安国寺,出宫后当天晚上,一个人跑到安国寺。
乐天和尚的师傅通惠禅师认识他,他当然知道乐天和尚的事,见一个小孩可怜,收留了他。
小福就在寺里做了小和尚,他在习武、诵经方面,非常优秀,可是他的性格异常孤僻,寺里很多和尚不喜欢他。
一晃四年过去了,小福十岁了,事情再次发生变化。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寺庙也不例外。
通惠禅师对安国寺现任方丈不满,怂恿庙里一个高级僧人竞争方丈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