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倒影在秦竞的眸子中,他的表情在晦暗光线中亦是明暗不清。
拍摄开始,
温柔第一个被抽到,和昨晚当做没看见她的其中一个女生对垒。
机位转向了她,温柔起身,虽然脚还在隐隐作痛,看上去却像是并无大碍一般,风度翩翩走到了答题台上。
对手看也不看她一眼。
而主持人含笑对着机位开始说串场词。
“大唐风华沧海桑田,人生的进退沉浮都化作了千古风韵,铸成了不朽诗魂,代代传承,永继不绝,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今天,就让我们在《中华古文大赛》第三季的舞台上,跟随风流人物的脚步,去追随那风花雪月的浪漫,感受诗中无限深长的厚重情意。”
“节目首先,先让我们介绍本场的点评老师,他们是……”
温柔站在台上,面对着聚光灯,反而觉得脚上的伤不那么明显了,她的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了面前的屏幕上,用极短的时间捕捉主持人给出的信号。
直点大唐,就说明这一期很大程度上要和唐朝挂钩,
但主持人以唐朝开头,推出的却是感受诗中深厚情意,主旨应该是以大唐为基础,但真不一定全是唐朝的诗文。
恐怕今天的题目,多是和感情有关。
果不其然,主持人说完串场词之后,出现的第一道题就是有关于《西厢记》的题目。
在场的人都有些惊讶。
说是大唐风华,怎么第一道就考了元朝的题目。
主持人语速适中地念出题目,
“请问,王实甫《西厢记》脱胎于以下哪一本着作中。”
“A,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B,元稹《莺莺传》
C,王实甫《北西厢》”
主持人停顿了一秒,迅速道,
“开始作答。”
温柔的对手迅速按下抢答键,几乎是用板上钉钉的语气道,
“我选B,《莺莺传》!”
在场不少人都开始交头接耳。
有知道其中缘由的,自然是认为她选对了。
毕竟《西厢记》就是崔莺莺的故事,《莺莺传》才是这个故事的原生版本。
而对此毫无了解的人,则是看着面前小屏上的题目开始犹豫纠结。
这应该选哪个?
西厢记不是戏曲吗,这么多期节目,这还是第一次考到戏曲范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