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张榜的时间里,季牧得到了几个消息,好的和不好的都有。
都是有关扬州城的。
一个是李寒衣终于光明正大的离家出走了,并且再也不会被抓回去,得偿所愿。
另一个是李寒衣的弟弟整肃扬州军营,清除害群之马。
这原本没什么不对劲。
但放在李寒衣被逐出王府、贬为庶民这个节骨眼,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那日在府邸共饮剑南春的时候季牧给李寒衣出了一些提议,在听到假刺兄弟这一个的时候李寒衣眼神一亮。
这既没有什么危险,布置起来也简单,后果还不至死。
再怎么样,他也是淮南王的子嗣,行刺兄弟,顶多算是家丑,天子其实管不到。
后面那个轻飘飘的圣旨就是如此,甚至淮南王压了那么久,圣上也没有说什么。
当然,这也就是淮南王。
换个人脑袋都换好几轮了。
所以季牧这个提议很简单粗暴,甚至漏洞百出,稍微有脑子的人琢磨一下都知道李寒衣不可能真的杀了他弟弟。
淮南王知道,圣上也知道。
甚至也包括被假刺的弟弟。
但,那又怎么样?
只要李寒衣迈出了那一步,他就达成了他的目的,甚至就算他想回,也回不去了。
淮南王可以压一时,但这件事情会一直扎根在百姓心里,只要李寒衣还在王府,这件事就总有人会记得。
从李寒衣递刀的一瞬间,他就已经失去了继承淮南王位置的资格。
李寒衣十分清楚,而这也是他向父亲表露的决心。
他向往的,从来不是庙堂。
而是天空。
一只向往自由的鸟,是永远关不住的。
…
李寒衣的弟弟也很聪明。
从哥哥拿刀差点插在自己身上到被近卫抓走,李寒泽虽然面色慌乱,但眼睛却平静的连眨都没有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