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钱树小说网

摇钱树小说网>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 第944章 注定成为一代人难以磨灭的集体记忆(第2页)

第944章 注定成为一代人难以磨灭的集体记忆(第2页)

于是,一幅幅独特的景象在全国各地上演。

家里有电视机的,吃完年夜饭后,客厅、院子立刻被左邻右舍挤满,成了临时影院。

有收音机的家庭,则聚集了十几号人,围着那小小的匣子,凝神细听。

而大过年的,谁也不会空手上门。

瓜子、水果,各色菜肴。。。。。。

大家真正团团圆圆聚在了一起。

这第一届春晚,引起的轰动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不知道多少年后,依然会有人记起这一幕。

多少孩童还记得,在除夕夜的走街串巷,大人们凑在一起听收音机看电视,他们小孩子聚在一起玩游戏,放爆竹。

在东北铁岭。

已经二十六的赵奔山和亲戚邻居围坐在炕上,看着电视里侯耀文和石富宽表演的相声,心里羡慕得紧。

这种能在全国观众面前露脸的机会,多难得啊。

而且人家这节目,也确实不错。

“二叔,我迟早有一天,也要上这样的节目露露脸。”

赵奔山放下筷子,突然道。

这话把他二叔吓了一跳,邻居听后却是笑道:“哈哈,山子,可别说大话。”

“人家这都是有师承门派的,知道侯耀文他爹是谁吗?那可是相声大师侯宝林,给好多大人物说过相声。”

“是啊,山子,你还是先在咱们这旮沓把二人转唱好喽!”

赵奔山却是充耳不闻,目光坚定地看着电视屏幕。

他六岁那年,母亲便去世,父亲也远走他乡不见踪影,几乎成为孤儿,为了吃口饭,他从小跟着自家二叔学艺。

拉二胡、吹唢呐、抛手绢、打手玉子、唱小曲、二人转小帽等样样精通,尤其是三弦功底尤为突出。

17岁进公社宣传队,又唱到县剧团,去年因为在辽宁本地晚会演了个角色,在东北已小有名气。

虽说现如今,二人转这玩意儿还上不了台面,而且能上春晚的那都是各界文艺圈的精英。

但赵奔山就是有股劲,别人能上,他为什么不能上。

而就在这东北雪原上一片热闹之际,在港岛,在湾岛,也有无数人在听,在看。

李家城盯着电视里的节目,目不转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