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时,郭德华叫住严宇。
夕阳的金光透过百叶窗,在他脸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纹路:“周部长是很看重你,但这里不是文县。”
他往严宇手里塞了张名片,是某开发商的老总,“有些事,变通一下大家都好。”
严宇把名片扔进垃圾桶,金属桶壁发出空洞的响:“郭部长,文县的花椒之所以香,是因为从不掺假。”
他转身离开时,红绳公文包在身后晃出坚定的弧度,“干部要是掺了假,就成了毒草。”
第二天一早,严宇的身影出现在下岗工人的临时摊位前。
他帮着张大姐支起摊子,往竹篮里摆着包装好的花椒:“这是文县的新品种,我让合作社给你们供货,成本价。”
张大姐的眼泪突然掉下来,砸在花椒袋上:“严书记,昨天还有人来说,再摆摊就没收东西……”
“有我在,谁也不敢。”严宇往她手里塞了张纸条,上面是自己的私人电话,“他们要是来,你就打这个号。”
他望着远处驶来的执法车,突然挺直了脊梁,那是郭德华的内弟分管的部门。
执法车果然在摊位前停下,穿制服的人刚要掀摊子,看见严宇的瞬间僵住了。
为首的队长认出他胸前的党徽,那枚褪色的徽章在晨光下闪着光,比任何证件都有分量。
“回去告诉你们领导,”严宇的声音冷得像秋霜,“下岗工人的生计,比市容更重要。”
他往执法车的挡风玻璃上贴了张纸条,是李建国降职通知的复印件,“再敢刁难他们,这就是下场。”
郭德华在办公室收到消息时,正对着镜子调整领带。
他望着镜中那张阴沉的脸,突然想起上周周志高来视察时说的:“组织部的门,得朝着老百姓开。”
那时的自己还笑着附和,现在才明白这话里的分量。
傍晚的组织部大楼,严宇的办公室还亮着灯。他在修改人才引进计划,把“海外留学”改成了“有一技之长”,旁边用红笔写着“参考文县花椒专家标准”。
窗外的晚霞红得像火,映着他伏案的身影,像棵在风雨里扎根的树。
夜色渐深,严宇锁办公室门时,发现门把手上挂着个信封。
拆开一看,是李建国的检讨,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真切的悔意。
最末行写着:“我明天就去档案局报到,以后一定好好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