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核心在于标量计时理论、注意力模型、记忆密度假说三个基础。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第一次去一个陌生城市旅行的一天,会感觉上比在家例行公事的一周还要“长”。
这是因为人在处理信息,也就是当你专注于处理外部新异、复杂的信息时,大脑里面就像是安装了“脉冲起搏器”一样。
它会不断发出脉冲,从而更多地被“开关”引导到“信息累积器”中。累积的脉冲越多,你事后回忆起来就会感觉那段经历持续的时间越长。
“那当然了!”
视频对面,徐晓满脸兴奋和期待的开口道:“人的寿命是有限的,现实一天就是24小时。”
“但如果能在虚拟世界中,用一天的现实时间获得相当于三天的丰富经历、学习、旅行和社交,那么在某种意义上,你的“生命”被有效地延长了,体验的密度大大增加。”
“不仅如此,在虚拟世界里,你还可以瞬间移动到任何地方,改变自己的形态,从事现实世界中不可能进行的活动。比如修仙、魔法、星际飞行。这种自由度和可能性创造了“天上方一日,地上已千年”的现代版”
“这简直酷爆了好吧,老哥!”
闻言,徐川笑了笑,开口问道:“能和我说说你们的研究方向和实现这项技术的手段吗?”
的确,如果这项技术实现了的话,正如徐晓所说的一样,简直酷爆了。
如果说在现实中度过一天,虚拟世界中能度过三天的话,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他在游戏中思考的时间也能多三倍?
不过这个问题好像也没那么简单,大脑的思考速度好像和这项技术并不能直接挂钩。
但能够在虚拟现实世界中体验现实一天游戏三天,这也已经非常厉害了。
听到这个问题,徐晓迅速点了点头,笑道:“当然。”
停顿了一下,在脑海中组织了一下思绪后,她接着介绍道。
“按照目前我们的研究成果来看,要想通过极高地提升输入大脑的信息速率和密度,让虚拟现实系统可以“欺骗”大脑的计时机制,从而让用户在主观上感觉在VR中度过了比现实时间长得多的时光。”
“其核心在于如何构建一套能够突破常规感官带宽极限的系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这套系统的核心基础则建立在三个基础条件上。”
“第一个是‘超高保真度的多感官轰炸’。”
“即通过视觉、听觉、触觉、体感等感知的多种形式,先在虚拟现实世界中创造出毫无颗粒感、无延迟、无拖影的完美视觉流。”
“而第二个则是信息压缩与并行输入。”
“在现实中,我们接收信息是线性和被动的。但在虚拟现实中,我们可以通过技术可以主动地、并行地向用户“灌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