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上李世民嘴角的抽搐,建文朱棣像是丝毫没有察觉一样。
或许在他心里,虽说两者都有杀弟、杀侄的行为,但两者之间的区别却是极为不同的。
在建文朱棣看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胜利之后斩草除根。
其一开始的初衷,不仅仅是为了皇位,也是为了自保,赢了之后则算是正常的权力清算和巩固政权。
而自始至终,玄武门之变都是公开记录在册的。
甚至于比起李世民之后的功绩,所谓的杀弟、杀侄,也只是他此后光辉人生的一个细小污点罢了。
但赵光义则不同。
烛影斧声的事迹,多少有些隐秘。
而其之后的逼死赵德昭和迫害赵廷美的过程,是纯粹想要消除对自己的威胁,伪造的金匮之盟,更像是一个笑话。
再加上其在之后,疯狂抹黑赵德昭、赵廷美的行为,简直让人生恶。
更重要的是,加上其军事上的失败,显得赵光义有些志大才疏,便是有宋一朝的后人都认为其得位不正,更何况是再往后的朱棣等人。
一个是光明磊落的权力博弈,成王败寇。
另一个则是私下里阴险狡诈,道德欠亏。
两者之间,后世之人多少也是能看的清的。
建文朱棣在言说完赵光义上位之后的种种事迹之后,连带着也说到了对方在军事上的惨败。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世民的眉头也不自禁蹙了蹙。
怪不得这小子看不上对方呢!
若是真如对方所言的这般,对方这个太宗确实不配与他们相提并论。
这边的建文朱棣和贞观李世民叙着话。
初来乍到的赵炅和赵光义,多多少少也是感受到了诸朝之人对他俩和对赵匡胤之间的差别。
不提那些深切知晓赵光义事迹的大明皇帝,连带着宋朝之前的已经看过史书的始皇帝等人,对于赵光义也带着鄙夷。
都是皇帝,巩固权力这种事,大家都明白。
理解是理解,但该鄙夷还是鄙夷。
始皇帝也曾杀了成娇,但那也是因为对方选择了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