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书却道:“防治雪灾,无非就是加固房屋,储备粮食柴禾御寒衣物,这些东西就算提前买了,也都能用上,不会浪费。
可一旦真的暴发了雪灾,百姓没有任何准备那就是百倍千倍的损失!”
武将出身的老尚书最在意的就是人命,有人国家才能昌盛。
丞相等人也赞同兵部尚书的说法,于是很快几位大人就商量起了具体对策。
君臣商谈一夜,次日一道道政令颁布了下去,朝中几大部门儿都动了起来。
好在,今年北方丰收,粮食倒不缺的。
另一边,楚正派人寻找制作镜子的各种材料,然后没日没夜的加紧制作,加上宁嫣的方子写的详细,工坊那边很快就做出了好几套成品。
当日,皇上召大臣议事,用的就是玻璃的茶具,又留了所有大臣用饭,喝酒就用的玻璃的酒杯。
有大臣很会配合,问皇上的琉璃器皿哪儿来的。
皇上就把刚开没多久的琉璃坊的名字说了出去。
反正是把前期宣传做的足足的。
很快京中各府全都对这些茶具趋之若鹜,玻璃器皿也是供不应求。
与此同时,一大批玻璃器皿和制作精美的镜子,被运到周边几个国家。
这个世界的苍澜国并不太大,京城距最东边相邻的陈国不过千里,快马加鞭半月就能到。
离西边的梁国也只有二十天左右的路程,距离最近的是东北方的赵国,就算是赶马车运送货物,有八天也足够了。
赵国也是最小的国家,皇后是苍澜国的公主,因赵国国王识相,每任皇后皆出自苍澜,这才得以存活。
玻璃器皿,尤其是那些可以把整个人都看清楚的镜子一面世,就被人争相抢购。
售卖的商人得了银钱立刻购买粮食运回国内,一时间周边国家的米价都被苍澜的商人搞的上涨了一波。
与此同时,京城中也生出一些流言。
因着国师的预言,京中动作频频,那些看不惯国师的人在酒楼茶肆这样的地方大肆议论国师,说她根本没有卜算的能力,皇上竟也信了她的妖言,还真的派人朝北地运送物资,议论着议论着国师就成了祸国殃民的妖妃。
这些流言传播迅速,没几日就连高坐金銮殿的皇上都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