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渐渐理解了这掺沙之法。
他久在户部,深知赈济之难,这“粥中掺沙”的法子,或许真是无奈之下筛选真正饥民,节省粮食的妙法。
这阳和县,有点意思。
他转头看向随从,几人对视一眼,随即像去其他县城一样,扮作寻常行商,混进了阳和县城。
城里街道还算整洁,行人神色匆匆,带着忧色。
但少见骚乱不安。
“大人,这城里似乎真不错。看来确实治理的挺好。”
只不过这随从的话才刚说完,嘴巴就睁大了。
李文渊走到一家粮铺前,看到店家挂出的水牌时,当场愣在原地。
“上等粳米,十五两一石??”
李文渊几乎以为自己看花了眼。
他揉了揉眼睛。
没错,就是十五两!
这价格,在京城都算天价。
啊不,不能算是天价!
就算是京城的天价也不敢这么标,最高能有三两就不错了!
这惊人的价格,在这灾荒年的青州小县,简直是闻所未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强压住心头的惊涛骇浪,走到柜台前,对那愁眉苦脸的伙计问道。
“小哥,你们这米价是不是写错了?”
伙计抬眼皮看了他一眼,有气无力地说:“客官,没写错,就这价,爱买不买。”
“为何如此之高?莫非是贵东家……”
李文渊皱着眉头。
他也知道不少黑商会特意抬高粮价。
只是这抬高的价格太离谱了!
再傻的黑商也不会抬到这种惊人的地步吧!
伙计叹了口气,压低声音:
“客官,您外地来的吧?不瞒您说,这价还真不是我们东家想抬。”
“是城里王秀才家,还有张员外、李老爷他们几家,跟疯了似的,在市面上见粮就收,价钱给得高高的,有多少要多少!”
“硬生生把市价给顶到天上去了!我们东家原本还想压价呢,结果人家钱多,我们完全压不下来。”
伙计自顾自地叹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