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像汤城那么笃定,觉得三个月就能翻盘。
谁说得准炭基半导体啥时候能量产?新能源车市场会不会爆?全都是未知数。
万一情况继续恶化,撑得住两个月?三个月?半年?
就算银行真批了那三千亿贷款,也顶多再拖一年。
未来没谱,眼下就得勒紧裤腰带。项目投资早就定死,不能随便砍,唯一的办法,就是从人力上省。
“汤董,咱们现在员工总数快破百万了。从生产线到办公室,从销售到研发,哪哪都是人。这负担太重了。”
“以前光是工资加奖金,一个月就得掏两百四十亿以上。现在虽然停了绩效,可基本工资还得照发,一百二十亿照旧走账。”
“目前产能严重不足,很多车间都改成朝九晚五了——不是工人们不想干,是没料可加工。人坐在那儿,活却不多,白拿钱,这不是在耗公司吗?”
“要是把这部分富余人员分流出去,既减轻负担,也能让剩下的生产线轻装上阵。说白了,这一步迟早要走,越拖越被动。”
她一条条讲理由,像是在说服自己,也是在劝他。
“小瑶,你有没有想过,这一刀下去,外面会怎么说我们?”
汤城终于开口,语气不重,却沉甸甸的。
“汤董,口碑再重要,也得先活下来。资金链一断,公司就塌了。我们不能光顾着脸面,结果把命给丢了。”
“您平时不是常说嘛,做生意就得讲现实。公司景气的时候多招人、涨工资,不景气的时候缩减规模,这再正常不过。企业不是慈善院,讲不了那么多情分。”
她声音低了点,但语气没松。
裁员是常态,所有企业都这么干。道理摆在那儿,冷血也好,无情也罢,这就是生意。
“小瑶,我不想谈裁人这事儿,因为龙腾还没到那一步。”
汤城摆摆手,明显不想接这个话题。
“可问题是,现在留这么多人,确实用不上啊!芯片厂眼看要停产,手机线也得跟着停。高端技工肯定得保住,但普通岗位,裁一半都不算狠。不然钱从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