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眼神坚定,说道:“无论敌军有多少,我们都要坚守汜水关,绝不能让袁术得逞。传令下去,全军戒备,准备迎敌!”
随着孙坚一声令下,汜水关的士兵们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弓箭手们搭弓上弦,瞄准了城下的敌军;士兵们手持兵器,严阵以待;城楼上的投石机也已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向敌军发起攻击。
张勋率领大军来到汜水关下,他勒住马缰绳,抬头望向城楼,高声喊道:“孙坚、华雄,你们已被我军团团包围,若识相的话,速速打开城门投降,否则我军攻破城池之日,定将你们碎尸万段!”
孙坚站在城楼上,冷笑一声,说道:“张勋,你休要口出狂言!有本事就尽管攻城,我孙坚在此等候多时了!”
张勋见孙坚不肯投降,心中大怒,下令道:“全军听令,即刻攻城!”
随着张勋一声令下,袁术大军开始向汜水关发起猛烈的攻击。士兵们推着攻城车,扛着云梯,朝着城墙冲去;弓箭手们不断向城楼上射箭,掩护攻城的士兵;投石机也将巨石投向城墙,试图摧毁城防。
孙坚和华雄亲自指挥士兵抵抗。城楼上的弓箭手们不甘示弱,纷纷向城下的敌军射箭,一排排敌军倒在血泊中;士兵们用滚木和擂石砸向攻城的士兵,将云梯推倒,阻止敌军登上城墙;投石机也不断向敌军阵营投掷巨石,给敌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战斗异常激烈,双方你来我往,杀声震天。城墙上沾满了鲜血,尸体堆积如山,护城河被染成了红色。孙坚手持古锭刀,斩杀了一名爬上城墙的敌军将领;华雄则率领一队精锐士兵,在城墙上来回冲杀,将敌军一次次逼退。
然而,袁术大军人数众多,源源不断地向汜水关发起进攻。汜水关的士兵们虽然奋勇抵抗,但伤亡也在不断增加。眼看城墙即将被攻破,孙坚心中焦急万分。
就在这危急关头,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一名士兵登上城楼,兴奋地大喊道:“将军!袁绍大人的援军到了!”
孙坚和华雄闻言,心中一喜,连忙朝着远处望去。只见一支大军正朝着汜水关方向赶来,军旗上写着一个大大的“袁”字。
张勋见袁绍的援军到来,心中大惊。他知道,若再继续攻城,自己必将腹背受敌,陷入被动。他当机立断,下令道:“全军撤退!”
袁术大军听到撤退的命令后,纷纷向后逃窜。孙坚和华雄见状,下令道:“全军出击,追杀敌军!”
汜水关的士兵们士气大振,纷纷冲出城门,朝着敌军追去。袁绍的援军也加入了追杀的行列,两军合力,给袁术大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张勋和纪灵带着残兵败将,狼狈地逃回了袁术大营。此次进攻,袁术大军损失了三万余人,粮草和兵器也损失惨重。袁术得知消息后,气得当场吐血,卧床不起。
孙坚和华雄率领士兵追击了一段距离后,便停了下来。他们知道,穷寇莫追,如今袁绍的援军已到,汜水关的危机已解除,当务之急是整顿军队,恢复元气。
回到汜水关后,孙坚亲自前往袁绍援军的大营,拜见了援军将领淳于琼。淳于琼握着孙坚的手,说道:“文台兄,恭喜你成功击退袁术大军。主公得知汜水关危急,特意派我率领五万大军前来支援。”
孙坚连忙道谢:“多谢正南兄及时赶到,若不是你们,汜水关恐怕早已被袁术攻破。”
淳于琼笑道:“文台兄客气了,我们同属讨董联盟,理应互相支援。如今袁术已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恐怕不会再发动进攻,我们可以趁机休整一段时间。”
孙坚点了点头,说道:“正南兄说得是。我已在城中备好酒菜,还请正南兄和各位将士随我入城,好好庆祝一番。”
淳于琼欣然应允,率领将领们跟着孙坚进入了汜水关。城中百姓得知孙坚击退了袁术大军,还迎来了袁绍的援军,纷纷走上街头,欢呼雀跃。
然而,孙坚和华雄心中清楚,袁术虽然此次战败,但他野心未灭,日后必定还会卷土重来。而且,讨董联盟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袁绍和袁术之间早已貌合神离,其他诸侯也各怀鬼胎。未来的路,还会更加艰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天夜里,孙坚在府中设宴款待淳于琼等人。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淳于琼醉醺醺地说道:“文台兄,如今董卓在长安作恶多端,天下诸侯皆欲除之。我看不如趁此机会,联合各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重振汉室江山。”
孙坚放下酒杯,眼神坚定地说道:“正南兄所言极是。董卓老贼,祸国殃民,我早已对其恨之入骨。若能联合各路诸侯,共同讨董,我孙坚愿为先锋,冲锋陷阵,万死不辞!”
华雄也在一旁说道:“我愿追随文台兄,讨伐董卓,为国除害!”
淳于琼大喜,说道:“好!有文台兄和孟起将军相助,何愁董卓不灭!我明日便派人返回冀州,向主公禀报此事,让主公联合各路诸侯,共商讨董大计。”
众人纷纷举杯,为讨董大业干杯。营帐中充满了欢声笑语,但每个人的心中都清楚,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几天后,袁绍联合各路诸侯,在酸枣召开盟会,共商讨董大计。孙坚和华雄也率领部将前往酸枣参加盟会。在盟会上,各路诸侯推举袁绍为盟主,孙坚为先锋大将,率领大军讨伐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