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这。。。这恐怕不行。”老朱棣一脸苦涩道。
“为什么不行?好你个老四,现在当了皇帝就不听咱的命令了是吧?”
“咱看你是翅膀硬了,真以为咱不敢揍你是吧!”
“不不不。。。”老朱棣急忙摆手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道:“爹,这永乐大典是儿子我带领翰林院的人一起编撰的,花费了无数人的心血。”
“若儿子将其带走,那些翰林院的人恐怕全都要一头撞死在紫禁城,儿子我。。。。。。”
“行了老四,别听你爹的。”马皇后没好气道:“你爹想要让他自己编撰去。”
“好!那咱就自己编撰。”
“老朱,你恐怕还真没有那个能力。”张云笑眯眯的说。
“怎么?难道咱洪武大帝的名号不够响亮?那些翰林院的人不听咱的?”朱元璋有些怒道。
“老朱你误会了,你知道老爷子编撰永乐大典一年需要用多少两吗?”
“整整一千五百万两,你大明一年的税收才两千多万两,你觉得你自己有这个实力吗?”
“什么?!”朱元璋大惊,转头怒斥道:“老四你个败家子,如此耗费人力物力的东西,你编撰它干什么?”
“你永乐朝不过了是吧?”
“这你可就说错了。”张云道:“先不说永乐朝一年的税收你是洪武朝的四倍有余,就说郑和下西洋,一次带回来的金银珠宝都够你洪武朝两年的税收了,你觉得你有老爷子这个实力吗?”
“四。。。四倍!那岂不是至少八千万两!”朱元璋顿时瞪大了双眼。
就算是洪武朝最好的一年,税后也不过才三千万两!
而永乐朝竟然有着将近八千万两的税收,这是多么庞大的差距!
就是朱元璋都对老朱棣有些嫉妒起来,如果论功来讲,他除了驱除虎掳,恢复中华,以及将汉人迁徙至南北方汉化异族,好像别的都比不上自己儿子的功绩。
光是一个万国来朝他就感觉望尘莫及。
“哼!”没办法,朱元璋冷哼一声愤愤不平道:“咱一定要尽快造船出征倭国!”
“造船?”老朱棣眼神一亮,“爹,这造船我倒是有一些想法。”
“什么想法?”朱元璋疑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