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了吧,怎么能是这条。”
“带我走走呗。”
“干嘛,累傻小子呢?”
“那算了。”
“行行行,带你走一下我来时的路。”李乐朝着右边一条黑不隆咚的巷口一拐弯,钻了进去。
巷子里,路灯稀疏,光线昏黄,只能勉强照亮坑洼不平的水泥路面。
两侧是些老旧的居民楼,阳台窗户里透出各家各户不同色温的灯光,勾勒出模糊的生活剪影。
“这路可没大路好走,坐稳了啊。”李乐提醒一句,小心地操控着车把,避开那些明显的坑洼。车轮碾过地面,发出细微的颠簸声,车链盒哗啦啦地响,
大小姐下意识搂紧了李乐的腰,好奇地打量着两旁飞速掠过的景象。
与方才路上的明亮相比,这里更像是城市的毛细血管,狭窄、幽深,却充满了更具体、更琐碎的生活气息。
封闭的,没封闭的阳台,伸出来的晾衣架,楼下杂乱停着的自行车,一直延伸到楼洞,窗户里传出电视节目的声音或是几声狗叫。
“以前就走这儿?”大小姐的声音被颠的有些模糊。
“昂,抄近道呗。那会儿可没这么多汽车,都是自行车,上学放学时候这巷子里叮铃哐啷的全是车铃和刹车声,挤得很,住在这儿的有时候都开窗骂人的,嫌吵。”
李乐一边蹬车一边说,语气里带着回忆的轻松和熟稔。
“从这儿拐进去,就是另一条近道,以前我们叫它狗洞。”李乐一扭车把,钻进一条仅容一车通过的小巷。巷子两旁是更加低矮的砖房,墙皮剥落,露出里面深浅不一的砖色。
大小姐紧紧搂着他的腰,侧坐着,脑袋靠在他厚实的后背上,“为什么叫狗洞?”
“因为得弯腰低头才能过,”李乐笑道,果然在一处低矮的屋檐下稍稍俯身,“以前这儿有个解放前留下的门洞,更矮。我们每天上学放学,都得钻过去。后来拆了,但名字留下来了。不过这条巷子可鼎鼎有名的。”
“为什么?”
“这里僻静,是各种纠纷的解决好地方。”
“纠纷?”
“就是打架。争风吃醋的,经济纠纷的,各种小额非法交易,还有现在叫霸凌的,都喜欢在这儿。小陆以前就在这儿被劫过钱。”
“陆小宁啊?”
“可不,他上学时候,三天两头被欺负,马闯给他出头,后来认识我和胖子了,就再没被劫过。”
“这意思,你以前也是不良少年?”
“胡说,我可是个好孩子。”
“那帅成马咧,威震长安市碑林雁塔,市区东部及西北部分地区的名号是谁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是我,别瞎说,不可能,那是田胖子瞎编的。”
“我没说田宇说的啊?哈哈哈~~~~不打自招。”
巷子尽头豁然开朗,是一条稍宽的街道。与记忆中的景象重叠,又有些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