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子尽头豁然开朗,是一条稍宽的街道。与记忆中的景象重叠,又有些陌生。
“那边,”李乐一手指着街角一家还亮着灯的小店,“老王剃头铺,从初中就在这儿剪头发,王大爷不会烫染,只会剪男人发型,尤其是圆寸毛寸各种寸,就是推子老夹头发。”
“但人家便宜,初中时候一块钱一次,高中就变成一块五了,上次来的时候,又变成两块了。”
大小姐伸长胳膊够着,摸了摸李乐的脑袋,“又该剪头了。”
“嗯,走之前来。”
扭头看了眼小店,玻璃窗上贴着红色的剪纸,灯箱招牌已经褪色,但里面那个佝偻的身影似乎还是记忆里的样子。
继续往前,街边的店铺明显多了起来。
“这算是我们当年的商业街了。”李乐指着一个如今卖着炸鸡排的店面,“那家以前叫彩虹文具店,我们的本子、笔、贴画、明星卡、贺年卡,还有那种带水果味儿的橡皮,带肥皂香味儿的信纸,都在这里买,有时候还能抽奖。老板是个胖阿姨,总凶我们只摸不买。”
炸鸡排的油腻香气弥漫在冷空气中,取代了记忆中的墨水清香。
“还有那里,”李乐的声音带着几分遗憾,“原来是个租书店,老板据说是工大的老师,现在变成奶茶店了。”
“从金古梁温的,再到李凉黄易的书,都是两毛,我最喜欢看李凉的,杨小邪、关小刀、任小赌、丁小桂,胖子喜欢看漫画,还都是带点颜色的那种,手里没钱,就几个人凑钱租一套,换着看,上课时藏在课本下面。”
“老板心知肚明,但只要我们不把书弄坏,也从不说破。听说还有更劲爆的,但是从来不租给我们。”
李富贞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只看到霓虹灯闪烁的“百大奶茶”,时代的洪流冲走了旧店铺,换上了新招牌,但聚集在门口的,似乎永远是同样年纪的少年。
“那边那家卖羊肉泡的,原来是个游戏厅,躲着老师和家长偷偷去,一块钱四个币,我技术好,两个币能搓一下午拳皇。。。。”
“田胖子和马大姐他们不来这儿,去的是那边的小区里的一家,那边一块钱五个币,就是在那儿,我们第一次给陆小宁解了围。。。。”
“这里是原来卖炸串的,老板娘总会多给一串蘑菇。。。。。那里是修自行车的,大爷技术好,补胎又快又便宜。。。。那边曾经有个报刊亭,除了报纸杂志,还偷偷卖散烟给学生,一根有五分的,一毛的,最贵两毛,还卖小黄册子,别看我,我没买过。。。。。”
声音里混杂着怀念和一丝时过境迁的怅然。街道还是那条街道,但店铺招牌、往来行人,早已换了人间景象。
越往前,街道越熟悉起来,一种无形的引力开始出现。
李乐蹬车的速度慢了下来,他不再说话,只是看着前方。
李富贞也感觉到了,她直起身,视线越过李乐的肩头。
然后,它出现了。
铁一中。
不再是记忆中的模样,却又万变不离其宗。
锈红色的砖墙似乎重新粉刷过,但那庄重而略显压抑的气质丝毫未变。
巨大的铁门换成了电动伸缩门,气派了许多,门口悬挂的牌匾也崭新锃亮,但门卫室里透出的灯光,和门口那棵老槐树虬结的枝干,依然如故。
“喏,到了。”李乐捏闸停了下来,用脚支着地。
“这就是你上的中学?”大小姐微微直起身,仔细看着。一所看起来颇具规模的学校,建在一串台阶上的校门紧闭,门内能看见几栋教学楼轮廓,以及更远处似乎是一片宽阔的操场。围墙绵延出去很长一段距离。
夜色中,学校显得格外安静肃穆,与记忆里李乐描述的喧闹似乎有些不同。
“嗯,再有个二十多年就百年名校了。“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