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远心中暗笑一声,却也不反驳:“陛下请赐教。”
赵祈佑咳嗽一声:“你看,西门楚与崔录景是联姻。
而皇叔与西门楚的妹子私通,生了个西门望水,这三家便绑在了一起。”
姜远捧着哏:“您说的没错。”
赵祈佑接着说道:“西门楚与崔录景暗中联合士族门阀,烧官仓阻挠朕救灾,民间又有人散播不利于朕的谣言。
这两相一结合,就不是争夺更多话语权那么简单了,这是想要谋逆!
但你想想,皇家与门阀虽相互制衡,但这天下毕竟姓赵!
他们想谋逆没有那么容易,我大周虽然困苦,但还没有到风雨飘摇之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两年又有诸多新法施行以稳民心,门阀士族或能得其家族治地的民心,却得不了全天下的民心。
他们想谋逆成事,呵,名不正言不顺!”
姜远也不再装听不懂了,再装就过了:
“所以,他们需要一个皇家之人,而端贤亲王与他们绑定的极深,却是正好来当这个领头羊。”
赵祈佑脸色沉了沉:“不错!所以他们敢倒逼皇权,借大灾之年搞事试探!
若非你落水之前留下了应对之策,朕将会有大麻烦,他们便会趁这个机会,言朕德不配位。
按照先例,他们会先谏议朕下罪己诏。
只要朕下了这个罪己诏,皇叔再跳出来,以朕失德不配社稷,与宗室、士族逼朕退位。
如若朕不肯,他定然就会与西门楚等人,以护宗庙、安万民起兵,这就名正言顺了,这天下依然姓赵。”
赵祈佑说得此处,额头的青筋慢慢浮现,因为这也是他才想到的。
若非姜远落水时曾对万启明说,济洲有大船,赵祈佑当即采纳万启明的谏言。
让沈有三与樊解元,秘密前往山南东道筹粮解困,说不得此时大周已是烽火四起了。
赵祈佑看向姜远的眼神,充满了感激之色:
“明渊,幸好有你留了妙计,万启明又及时禀于朕,否则后果难料。”
姜远笑了笑:“为陛下分忧嘛,不就是臣子该干的事么。”
赵祈佑继续说道:“因你留下的计策,坏了他们的事。
所以,皇叔趁着你招格物书院的学子,去淮州赈灾的机会。
让瑞云县主神化你与她,想让朕对你起杀心!朕觉得便是如此!
他们是想让朕,自己斩掉自己的臂膀,实是歹毒!”